本网讯:10月16日-19日,赣南科技学院智能制造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刘辉率队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访企拓岗与产学研合作交流。代表团成员包括产业学院产业服务部主任葛德亮、教学管理部主任王腊节、智能机器人特色班班主任宋碧娴,先后走访佛山、台山、深圳、东莞等地多家重点企业,围绕学生实习就业、产学研合作、特色班建设等展开深入调研。

聚焦实习成效,推动精准就业
在佛山片区,代表团走访了广东瑞浦兰钧能源有限公司、中设机器人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和广东骏都供应链有限公司。在中设机器人科技,智能机器人特色班实习学生现场汇报了实习成果,并就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刘辉详细了解企业对学生的签约意向,葛德亮强调,特色班培养应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范式。在骏都供应链,企业方表达了在AGV、智能仓储等领域对机械、电子、材料等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强化项目驱动,促进成果转化
台山、深圳片区走访聚焦齿轮、电机、新材料等细分领域。在江口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双方探讨了在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等方向的合作可能。刘辉与在金桥铝业工作的校友亲切交流,鼓励他们立足岗位、持续成长。在深圳市德盈欣达、永信达、合发齿轮等企业,代表团重点调研了“照耀齿轮班”学生实习与项目开展情况。刘辉现场解答学生关于实习与毕业设计衔接的问题,建议他们积极对接企业导师,推动“实习项目即毕设课题”落地。葛德亮鼓励学生在实战中凝练技术成果,力争产出专利、论文等产学研成果。
共建育人机制,赋能特色发展
东莞片区走访的纽格尔智能传动、德晟智能科技、西格传动等企业均为“照耀齿轮班”合作单位。校企双方围绕“一人一项目”培养模式、共建产教融合基地、联合申报课题等展开研讨。刘辉指出,产业学院将持续推进“项目化、成果化、制度化”建设,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王腊节表示,将系统梳理企业需求,优化特色班课程体系与实训模块,形成“入学即入企、毕业即上岗”的培养闭环。

此次大湾区之行是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深化“政校企会”协同机制的重要实践。通过实地走访,学院进一步掌握了企业人才需求与技术发展方向,为特色班建设、课程改革与硕士点培育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学院将依托产业学院平台,持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支持。